《十二怒漢》:跨越時代的一場思辨之旅

By 蘿蘿兔 - 下午5:10



IMDB上的百大電影排名,這幾年不斷在改朝換代,基於科技的進步,從前劇作家們天馬行空的精緻想像,到了今天基本上都能靠高科技特效完整重現。但是還是有些東西,是科技無法企及的,甚至雋永得令人迷惑:是甚麼樣的原因,能讓這樣一部黑白電影高踞IMDB排行前十名,在大量充滿聲光效果爭奇鬥艷的彩色甚至3D電影之間依然屹立不搖?

它,就是來自1957年,IMDB評分高達8.9星的《十二怒漢》。

‧戰後歌舞昇平之間的異數

回到五十年前,與之同年產出並夾帶赫本旋風大賣的《甜姐兒》、一同對壘數項大獎卻次次不敵的《桂河大橋》,在二戰結束後戰勝國的欣欣向榮氣氛裡,忽然冒出了一個說教意味濃厚的片子,事實上在大多數年代都是不怎麼合觀眾胃口的。從有戲劇娛樂開始,大家上戲院絕大多數時間就是想找樂子,想看戀愛片滿足粉紅泡泡、想看慷慨激昂的大場面戰爭片刺激一下感官,所以當時《十二怒漢》的票房甚至排不進年度十大電影。

但那也是一個全民自信心過度膨脹的時代,甚至壓縮到了其他弱勢族群的生存空間,與此同時的演藝界正在上演《好萊塢的黑名單》中的劇情:因人廢言、刻板印象、莫須有的紅色指控,讓部分被寫入「黑名單」的劇作家和導演,不得不以他人名義才得以發表作品,眼見他人拿自己的心血名利雙收,自己躲在影子裡面籍籍無名,只是因為當年無意間的一句話、無意間跟著署名自己都忘了的文件,這樣的職業生涯想必非常苦悶,而其他演藝工作人員也紛紛聞「共」喪膽,對此不平之事噤若寒蟬。
這部片的大多數工作人員都已經不在人間,我們無從得知他們是否企圖以此片發出心中某個角落的吶喊,但願觀影之後,人們面對偏見時,也能停下腳步多想想偏見背後的真實。

‧「一票都不能少」的陪審團制度

美國的陪審團制度,是於有投票權的成年公民中隨機挑選,排除無法識字說英文、健康條件無法陪審的人員,最後由六到十二名陪審員組成陪審團,作為公民權利及義務監督並輔助法官的判決。考慮到此事將影響人民的當日工作收入,法院將會按日給付陪審員交通費及報酬做為補貼,陪審員也可持證明向雇傭單位請公假,若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走不開,或是不願意參與這個案件的審理,可以在有限的範圍內申請迴避,迴避成功就代表這次不用出席陪審。在台灣這個沒有陪審團的國家,對我們來說比較類似的事情,應該就是國民義務兵的教育召集令了吧?

那麼陪審團是如何影響法官的判決呢?
在案件審理的最後階段,法官會對陪審團說明針對這個案件適當的規則與指示,接著所有陪審員進入陪審員室進行評議,在討論出評議結果前,陪審團外的閒雜人等不許參與討論,直到最後得到結論,全體陪審員意見達到一致,他們就會離開陪審員室回到法庭上,由陪審長負責宣讀判決。
若陪審團判決無罪,法官是無權推翻的;相對如果陪審團作出有罪判決,在被告的申請下,法官可以依照現有證據重新審定有罪或無罪判決。
但如果大家最終各持己見無法達到共識,那麼案子就會進入「陪審團僵局」,現在的聯邦法是可以在12人團的情況下靠投票決定的,但是以前必須討論出一個結果才能出來,沒共識的話陪審團開會的時間就會延長下去,從幾小時到幾天都有可能。

近幾年我國法界也開始起草類似陪審的觀審制度,不同於美國的是,觀審團隊最終遞交的「關審意見書」,並不會完全左右案件的走向,而是為法官提供判決的參考資料,最終裁決權還是全部握在法官手上的。

‧千人千面,我們誰都有可能身在其中

故事的梗概是十二位陪審員為了一件繼子弒父案展開討論。
疑犯既貧窮又酗酒的繼父生前時常打罵疑犯,一個深夜裡,樓下老人聽見了爭吵聲、住在對面的太太透過行駛中的火車看見了兩人扭打揮刀的影子、倒地的繼父身上插著彈簧刀,正好疑犯被發現案發前幾天買了一把。
貧窮、酗酒、暴力,毫無懸念的一個推理故事,大部分人都認為這是一個以暴制暴的繼子復仇案,也打算如此報告上去,可以說如果一切都順利結束,這個陪審的補貼費簡直拿得十分輕鬆。

然而八號陪審員不這麼認為。
一個18歲的少年難道就這樣被他們理所當然地送上了電椅?我們的決定關係著一條人命啊,難道不能再想一想,其實這個案子還有很多疑點,這世界上並非所有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
於是炎熱的天氣裡,十二個互不相識的大漢就這樣在狹小的陪審員室裡展開了長達近三小時的辯駁,看到這裡幾乎可以理解為什麼要稱之為怒漢,在那個電扇都是奢侈品的年代,跟一群大男人擠在小房間裡,熱氣騰騰臉紅耳赤地爭執著是非對錯,鮮少有人能平心靜氣吧?

於是在八號陪審員抽絲剝繭的分析跟與眾人的爭執中,其他人的面孔也慢慢地鮮明了起來,毫不關心案件的死忠球迷也好、易受左右的牆頭草也好、看證據說話的理性主義者、將自身投射到父子關係不佳受害者的頑固老爹、潛意識就是瞧不起疑犯成長環境的大老闆…十二個人,十二張臉譜,你總能找到屬於或近似自己的,然後不知不覺像他們一樣被質疑、被說服、被理解—然後你發現其實自己也可能曾是其中的一份子—最後試圖一起去理解,原本毫不關心的,可能是無辜的一條鮮活生命,是不是可能在我們有意無意的偏見中就這樣被抹殺了。

有趣的是,這十二位陪審員的形象,全都以號碼代稱,幾乎不賦予姓名,這樣去個人化的眾生像卻意外地十分立體飽滿,如此看來他們既誰也不是,但卻誰都也是。

‧貼標籤前想一想,我們還可以做甚麼

這部片不禁讓我想起,先前看了一篇名為《單一故事的危險性》的TED演說,講者的言論讓我相當有共鳴感:
「單一故事會造成刻板印象,而刻板印象的問題就是:他們並非不正確,而是不完整。」

就像是借位的吻戲一般,甚至只要兩個交疊的人影,就可以帶給看客「這是一對接吻的男女」的錯覺,而事實的真相也許只是兩個人隔著一段距離站在了一起,而這樣的錯覺跟先入為主,在古早十分保守的時代,甚至可以以貞潔為由輕易耗費掉一條生命。

我們誰都不是故事造就的、人物設定呆板的紙片人,我們是活生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真實靈魂,有雄心壯志的不一定要是男人、喜歡偏安一隅窩在自己小空間也不是女性的獨有特徵、貧窮不代表一定會犯罪、富有也不是樂善好施或為富不仁的理由…每個人的組成都是一串長長的故事,三言兩語不足以評斷人家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積累。

影片落幕,字幕緩緩伸起,我拿起手機,來自各方的八卦流言琳瑯滿目…我深吸一口氣,決定在對事件主角妄下定論之前多想想,畢竟,誰沒有個一念之善呢?

  • Share:

You Might Also Like

0 意見